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银雀娱乐平台客户端 > 新闻动态 > 资治通鉴:关系再亲近,也不是都值得你花时间,你能做到这3点,生活只会越来越好!

资治通鉴:关系再亲近,也不是都值得你花时间,你能做到这3点,生活只会越来越好!

2025-04-12 18:39    点击次数:177

立志花15年讲完《资治通鉴》

现在已经坚持了6年

▼点击下方名片关注,和我一起

发送:通鉴,送“解读资治通鉴1~4部”发送:4,送私密干货。

《资治通鉴》第八十四卷 晋纪六

西晋·晋惠帝永宁元年(辛酉、 公元301年)

【原文】

张翰、顾荣皆虑及祸,翰因秋风起,思菰荣、莼羹、鲈鱼鲙,叹曰:“人生贵适志耳,富贵何为!”即引去。荣故酣饮,不省府事,长史葛旟以其废职,白冏徙荣为中书侍郎。颍川处士庾衮闻冏期年不朝,叹曰:“晋室卑矣,祸乱将兴!”帅妻子逃于林虑山中。

【译文】

张翰、顾荣都忧虑灾祸即将来临,张翰因为秋风吹来,怀念起故乡的菰菜、菜汤、鲈鱼片,感叹道:“人生在世最难得的是舒服自在,富有和显贵有什么用?”随即引退离去。顾荣则故意开怀畅饮,不去过问府中事务,长史葛因为他荒废职守,向司马汇报,把顾荣贬为中书侍郎。颖川隐士庾衮,听说司马整年没有上朝,慨叹道:“晋朝衰微了,祸乱即将兴起!”带领妻儿逃到林虑山中避难。

【解析】

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,但是能混出来的却很少。

究其原因,这些聪明人能够看出趋势和要发生的事,但是看出来却并没有对应的行动,结果还是随波逐流。

而真正有智慧的人在看出即将要发生的变化之后,会根据自身情况和所要去制定对策并付诸实施。

何为知行合一,这就叫知行合一。

昨天提到的,司马冏在洛阳独大掌权,看似风光,但权力这个东西,不是说你掌权之后就能稳坐钓鱼台。

司马冏很年轻,并没有太多现实的经历,对于权力的理解非常浅薄。

掌权之后的司马冏开始乱来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乱局又要来了。

司马冏靠不住,西晋朝廷要完蛋,有些人就开始想后路了。

这也是人之常情,就像现在企业公司要不行了,员工是不可能想着什么要为公司战斗在最后一刻,基本上都是有出路先跑,没出路等着发遣散费,就算是股东也多是想在公司倒之前把本金给搞回来减损,指望同生共死?扯淡哦。

所以上面材料提到的三个人,他们的做法就很值得细品。

第一个是张翰,他是张良的后代,后来祖上迁徙到江东吴郡。

司马冏掌权,让张翰当自己的东曹掾。

张翰看出司马冏蹦跶不了多久立马以想家为由跑路了。

毕竟张翰老家在吴郡,地方这么远,理由也算是合情合理。

这里插一句话,怀念故乡的本质是什么?

是怀念那个儿时无忧无虑的环境,而对应现实,就是对当下尔虞我诈的心累和对前路黯淡的迷茫。

张翰的做法是最高明的,司马冏不会有好下场,和他有关的自然也会被牵连,而洛阳将来也会战火纷飞,这个时候想要自保,不单单要远离司马冏,还要远离洛阳,跑回老家就是最好的选择。

第二个是顾荣,是东吴丞相顾雍的后代,出身吴郡四姓的顾家。

论关系顾荣和张翰是老乡,而且顾荣同样是司马冏的主薄,我估计张翰和顾荣讨论过司马冏的未来,也交换了看法。

在张翰走之后,顾荣也动起了心思。

只不过人各有志,张翰是一点都不留恋,而顾荣却要为家族考虑,在洛阳留一个棋子。

顾荣选择躺平摆烂,直接被调离司马冏幕府,算是和司马冏撇清了关系。

第三个是庾衮,这个人不是很有名,但他的家族在东晋混的不错。

庾衮也发现司马冏不对,但彼时他没有官职,于是他直接找个地方隐居起来。

这三人在后来的八王之乱最惨烈的阶段都活得好好的,其他人不少因为和司马冏牵扯太深,亦或者站队错误,导致殒命。

通俗的来说,张翰、顾荣、庾衮的做法都属于优先见之明的明哲保身。

看准风头不对,先想着怎么保全自己,其他东西去他妈的。

毕竟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,自己死了,那就真是结束。

如果有人批评你有这种想法怎么滴,那我只能说,说这样话的人多半是想让你先去送死。

对于明哲保身的具体做法,其实很多人的想法就是不参合、不表态、不发言,反正就是不沾边。

这么说也对,但是我认为差点意思。

【闲扯】

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,还谈不上明哲保身,普通人其实就是想赚点小钱、把小日子过好,没有多大的野心。

但大多数普通人并不能达成这个小小的愿望,核心就在于纠缠不清,尤其是和那些烂人烂事纠缠不清。

什么叫烂人?不见得是他人品差或有坏心思,而是你和他在一起,他会吸你的能量,让你心态爆炸、整个人都蔫蔫的。

什么叫烂事?不见得是这个事本身有问题,而是对你来说,你去做特别消耗你的心力,甚至影响你正常的生活状态。

烂人烂事的存在,让你原本有100%的能量,最后变成50%,还占据你大量时间精力让你没有办法专心自己。

普通人和这种懒人烂事纠缠在一起,怎么能好得了?

我妈就是被我爸拖累的。

我原生家庭并不好,我父亲当兵回来后相亲认识我妈。

本来我妈不愿意嫁我爸,但是被我外婆压着嫁了。

我妈非常要强能干,婚后发现我爸好赌、不靠谱、没责任心、不顾家,成天就是外面鬼混,但因为我,我妈也没有离婚,导致我妈几十年独年自操持家里。

虽然说长辈不对,但用我现在的思维来看,我父亲那时候就是一个烂人。

有时候我就说我妈“要是当初你和他离婚,以你的本事自己做事,绝对比现在更好。”

就算现在,我爸依然如故,我妈有时候说起他都会哭。

于是我就和我妈说“你让他,别管他,你自己过得开开心心就行了,管他那么多。”

我妈的问题在于,她知道我爸是烂人,但是她想通过管他让我爸改变。

但成年人尤其是60多岁了,岂是这么好改变的?

如果她的管有用,早就改了,何至于到现在。

而她想管就以为沾了因果、有了预期,最后自然是被反噬。

前段时间我看到一个说法,说普通人的生存智慧是什么?

不是投资、赚钱、为人处世、高情商,而是能及时发现身边的烂人、烂事,然后远离他们,把时间精力聚焦在自己身上。

能够做到这3点,你就已经超过了90%的人。

但知道如此,却难以做到,因为普通人有太多羁绊,舍不了、断不开,于是只有承受着。

PS:如果你觉得上面内容还不过瘾,我这里还有一个私密分享群,里面有我的关于人性的思考分享、其他大号付费内容提炼、高价值文章提炼金句等等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Powered by 银雀娱乐平台客户端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